3500畝大農戶汪悅遠:苦尋38年的增產“秘方”差點錯過發(fā)表時間:2020-12-25 18:00 廣東始興3500畝大農戶 國家種子學會南繁制種分會副會長 汪悅遠 汪悅遠是上世紀80年代的華南農大畢業(yè)生,真正的“天之驕子”。 小時候因挨過餓,所以大學選擇了農學,立志讓農民增產增收遠離饑餓。畢業(yè)后,他從事雜交水稻的制種和生產,并且一干就是38年,曾連續(xù)10多年每年種植制種稻2萬畝。 半生為農,躬耕不輟,38年來,汪悅遠一直在尋找一個能增加產量和提高米質的新技術,一次又一次的試驗,一年又一年的驗證,但沒想到這條路卻異常艱難。 科學進步就是這樣,幾萬次的失敗可能才換來一次的成功,在經歷了種子、化肥、農藥等數次農業(yè)革命之后,目前糧食的產量潛力幾乎已經被發(fā)掘殆盡。 就像中國工程院院士、國家花生產業(yè)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張新友初次得知蕓樂收增產效果時說的:我是搞品種的,一個新品種能增產8%—10%我們高興的了不得,國家審定品種甚至小麥增產5%就算一個新品種了,就審定了。一個農化產品能增產20%、30%,超乎我的想象。 張新友院士查看蕓樂收花生對比試驗 初次接觸蕓樂收,汪悅遠也是這樣想的。 2019年初,綠業(yè)元當地的網點經理和零售商去拜訪他,他連見都沒見;第二次終于見到了,跟他溝通了半天才同意打一塊水稻試試看,但試驗田必須自己選。 沒想到這一試解決了困擾他多年的技術難題。 **遍藥打下去效果還不是很明顯,但等到第二遍打完的時候,效果已經非常顯著了,“站在田邊能看出來,但你要站在500米外看,對比效果更明顯,穗大、顏色金黃、結實率高,并且葉片顏色青綠、病害少”,汪悅遠興奮地主動給綠業(yè)元的市場同事打電話,讓他一定過來看,并且當場確定等到收獲期,要在這塊田里召開測產觀摩會。 測產那天,周邊的大農戶都來了,當時汪悅遠預估畝增產300斤,但最終結果卻大大超出了他的意料——經實打實收,畝增產濕谷428斤! 事后有人問汪悅遠有沒有懷疑過測產的真實性,他回答:畝增產428斤是很嚇人的,一般人都不會相信!但是我心里有數,2019年整個韶關干旱,特別到后期灌漿的時候嚴重缺水,結實率受到了很大影響,一直到收獲期谷子都黃不了,但偏偏那幾百畝噴過3遍蕓樂收的谷子顏色金黃,灌漿好,結實率高,示范田又是我親自選的,結合我自己多年的種田經驗,我心里已知道這個蕓樂收不一般! 真是“山重水復疑無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”,曾苦尋38年的“增產秘方”原來近在眼前,還差點錯過。 在一次大農戶交流會上,汪悅遠動情地說:“我是80年代華農的大學生,種水稻38年了,經過反復的試驗,我確信蕓樂收是水稻栽培史上優(yōu)質高產的里程碑。我現在老了,可還是放不下種田,準確點說現在是放不下蕓樂收!蕓樂收就是大戶種植水稻不虧本的保險?!?/span> 2020年,汪悅遠(右)水稻上使用蕓樂收 |